井仔腳瓦盤鹽田,台南縣北門鄉,是北門的第一座鹽田,
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,原為清領十期的瀨東鹽場,
1818年遷此至今未再移位,將破裂瓦片以人工方式鋪設在鹽田結晶池上,
藉此將泥土與結晶鹽隔離,以便採收更乾淨的粗鹽,
加上瓦片鹽田結晶時間較短、成鹽速度快、顆粒小而且潔白
因為瓦片在鋪設時,片片緊密紮實,並以平輪碾平,
必要時還需要汰舊換新,在陽光照射下呈現如馬賽克般的色彩,
成為該地區獨特的人文地景。
瓦盤鹽田曬鹽過程
ㄧ北側放水進水
位於鹽田靠海的地方,配合漲潮時間,將海水游水門口引入。
二大蒸發池
鹽田地形高低,讓海水自然流入這四個大蒸發池,
從第一坵到第四坵秋降低公分到6公分,
之後個秋蒸發水分並沉澱雜質形成高溶度鹽水,
稱為滷水,在將鹵水引入想爭發池。
三小蒸發池
小蒸發池共分三段,逐段高度下降4公分,
滷水在小蒸發池慢慢蒸發。
四高低滷水
利用地形即暗溝,將小蒸發池的鹵水排入低滷池,
再將低滷池的水導入高滷池,再用水車分流至輸滷溝,
再分流至結晶池內。
五結晶池
這時引入的滷水經過3-5天候,開始收鹽,
而剩下的苦滷由結晶池旁的排水路排出。
登高遠眺
仰天看雲
展開雙手
迎接愉悅的心。
你說喜歡我柔美的微笑
像藍天上的一朵浮雲
像夏日裡一陣徐風
像鮮花輕輕的點頭
融化心中冰山般的鬱結。
於2002年結束了長達338年的曬鹽業,
管理處為延續其曬鹽產業文化的精神,將鹽場復育,
而現已成為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內最具特色的觀光鹽田,
更恢復了居民共有的生活回憶,遊客在此可體驗傳統曬鹽、
挑鹽、收鹽的樂趣,是一處適合親子同遊的深度景點。
>
留言列表